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在中国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这些高科技产品成为推动国内经济发展的新质生产力,同时也受到“两会”代表的高度关注,成为2025年“两会”期间的热议话题。
目前,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冯兴亚,全国人大代表、科力尔董事长聂鹏举重点关注人形机器人及其核心零部件产业发展等话题进行了多项建议,因为契合经济发展方向,备受行业关注。

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冯兴亚
2025年“两会”,冯兴亚就“产业融合 培育新质生产力”、“直击痛点 推动新能源汽车可持续发展”、“履行社会责任 展现企业担当”三个方面提出建议,涉及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等当下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物种、新产业,以及推广换电模式、促进动力电池回收、实现车规级芯片自主可控等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任务。
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冯兴亚今年关注的重要方向是深入落实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扎实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因此,他从产业融合发展的角度提出,要大力推动电动汽车产业与载人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产业融合发展,加速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

广汽集团首款复合翼飞行汽车GOVY AirJet
冯兴亚提出低空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增长的新引擎,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是低空经济的重要载体,也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广汽集团早有布局。结合企业实践和对产业的洞察,就如何推动eVTOL产业的发展,冯兴亚建议通过集群发展、共享电车技术、产学研协作及跨部门机制优化,推动与电车产业融合,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人形机器人产业同样是新质生产力中的代表性产业,其具有极高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但其在国内发展尚处于初步阶段,存在技术难点有待攻克、落地应用存在障碍等课题。
对外,冯兴亚认为,加快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已刻不容缓。他希望加快政策规划、推动核心技术突破、加快示范应用进程多措并举加速推广。

全国人大代表、科力尔董事长聂鹏举
“作为人形机器人技术基础与关键组成部分,伺服电机、减速器、传感器等核心零部件是影响人形机器人性能的关键因素,在这些领域我国机器人产业还存有短板。”聂鹏举以伺服电机举例称,人形机器人模拟人类抓握鸡蛋、摘取葡萄的精细动作,仿生灵巧手采用的伺服电机系统在控制精度和稳定性上的水平要求,是工业机械臂的数倍。
在聂鹏举看来,这样极致的要求推动着制造业向纳米级别迈进,倒逼半导体、仿生材料、人工智能等多领域的尖端技术协同突破,加速“关键技术—核心部件—整机集成—实际应用”的垂直生态链成形,引导传统制造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跃迁,助力精密制造、智能传感等产业集群发展。
“近年来,国内企业持续在核心零部件领域开展研发攻关,但生产高精度、高性能零部件的国内厂商数量还有待进一步增加。”聂鹏举说,加快关键核心零部件的突破,有利于推动人形机器人的规模化量产进程,实现降本增效,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对此,他建议,在科研高校、行业领军企业聚集的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区域布局国家级实验室和核心零部件创新研发中心,并采取奖励措施,鼓励聚焦相关前沿方向进行研究。
“加大对人形机器人国产核心零部件厂商的培育扶持力度。”聂鹏举建议,建立以研发投入力度、成果转化效果、供应链国产化水平为核心的企业成长潜力评价体系,给予研发投入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同时,围绕深圳等人形机器人核心技术引擎区,布局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精密制造产业园区等。
文章来源:今日电机
声明: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深圳国际小电机磁材展”立场,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立即删除内容!